fbpx

《天堂小孩》影評|我只是想有個「家」

天堂小孩 Children in Heaven|tieff

#11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圖片截自聯合國官網

11.1 在西元 2030 年前,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適當的、安全的,以及負擔的起的住宅與基本服務,並改善貧民窟。
11.3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提高融合的、包容的以及可永續發展的都市化與容積,以讓所有的國家落實參與性、一體性以及可永續發展的人類定居規劃與管理。 

天堂小孩是一部由Mayaw BIHO(彭世生)於1997年拍攝的紀錄片,全長16分鐘,以黑白畫面呈現。講述住在三鶯部落的一群阿美族孩子,和家人一起居住在城市邊緣,因政府政策壓力而每年都要經歷家園被拆除、再重建的過程。整部電影沒有一句對白,僅僅用側拍的鏡頭,來描繪三鶯部落中的阿美族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廢墟中孩子們無憂的嬉戲,他們天真的笑容也格外令觀影者感到淡淡的忿恨和哀傷。

還沒看過電影?
很抱歉,本片無相關片源⋯⋯⋯⋯

命運迂迴的部落

圖片取自網路

三鶯部落,位於橫跨大漢溪的三鶯大橋下,居民多為阿美族人。1984年土城的海山煤礦發生災變,因此許多族人輾轉遷徙至此,自力造屋維生。形成今日我們所見的聚落,全盛期約有140戶人家。1994年9月政府依台北第三期防洪整治為由,通知三鶯部落及其他大漢溪沿岸的違建戶搬遷。1994到1996年間,新北市政府(時臺北縣)曾進行4次以上的強制拆除,有時是依期行事、有時卻是毫無預警的突襲。

片中,居民常常在挖土機離開之後又利用剩下的木材,敲敲打打,就這樣又搭出一個家。臺北縣政府早期強制拆遷且無安置方案的策略不僅無法解決族人未來的居住、營生問題,總是無效的拆除工作也是對公帑的消耗。

2007年,隆恩埔國宅完工,除了安置三鶯部落之外,也包含小碧潭、溪洲等其他部落。然而社會住宅的入住資格存在收入限制,公寓的居住型態也忽略了族人的心理與社會需求。隔年,在外圍社運人士的協助下,三鶯部落跳脫以往模式,成立自救會與政府協商,政府不再堅持隆恩埔國宅為唯一方案,進而有「易地安置、重建部落」的概念產生。

政策眼高手低

根據《今周刊》委請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所進行之調查,「台灣20至40歲年輕世代最深沉的憂慮,就是「低薪資」(82.3%)與「高房價」(81%)。」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全台有高達86萬餘的空屋,但房價卻沒有下降。所得倒退、房價上漲,導致買不起房子的無殼蝸牛越來越多,2010年後,台灣始開始推動社會住宅,截至 2020 年 6 月,社會住宅佔臺灣住宅存量不到0.2%,但凡家庭年所得低於 50% 分位者皆可以申請,。除此之外,臺灣社會住宅還設定了其他國家都沒有的「30% 弱勢入住比例保障」,名義上是為了避免民眾對社會住宅貼上負面的標籤。但在存量不足、照顧對象又廣的情況下,真正需要這份資源的弱勢者,反而未必能享有社會住宅的優惠。對於改善居住環境和減輕年輕世代的負擔如若杯水車薪,令許多民間組織詬病。

「齊家」以治國

永續發展目標,簡稱SDGs,是聯合國於2015年底提出的一系列目標,將從2016年一直持續到2030年。「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是17項目標之一,也是本篇文章所要探討的議題。

三峽部落,圖片取自蘋果新聞網

2018年,三鶯部落異地重建的社區落成,在歷經無數的抗爭和協調之後,他們終於擁有一塊土地,可以自由修建屬於他們的家。居住權是人權之一,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的「家」,在很多人看來卻是得不到的妄想。傾聽人民的需求、改善政策的缺失,讓居住正義得到實現,國家才能在穩定的基礎上,蓬勃發展。

|延伸閱讀|

臺灣限定的社會住宅亂象:最需要的人住不起,數量少又扭曲社會混合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