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侯文詠致家長:陪伴,青春期迷惘的解藥

(圖片引用自侯文詠老師的臉書)

台灣永續影展在【與永續的距離10:從《廢棄之城》看青少年的心靈成長】講座中,邀請到易智言導演和侯文詠老師,講座中侯老師引人入勝的故事,描述了他青春的輪廓,而在成人後這些回憶並不讓他後悔,反而成為另一種思考的角度,無論是家長還是年輕人都適合聽聽侯老師的故事,以此為借鏡精益求精。

青春期孩子們的壓力在成人眼中往往不足為道,科技帶來的「Z世代」壓力令人無所遁逃,疫情一刀刀刺穿本該自由、熱血的「青春」,孩子們生於如是「倦怠社會」與焦慮時代,看似「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煩惱背後,其實藏著我們難以想像亦可能未經歷過的迷惘與恐懼,作為青少年成長歷程最重要的大人,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解決?聽聽侯文詠老師在永續影展講座的動人分享吧!

啟程:青春期的冒險,通往自由

心理健康

「一個人到底是不是自由的?」

侯文詠

我們常常想打破框架地去創造、無所顧忌地發揮,可卻常常被體制限制住,侯老師認為他所有的創作都回歸到同一件事——人與所處環境的自由與束縛關係。

與易智言導演一樣,侯老師表示自己也不是從小就確立人生志向,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一邊向外探尋,一邊向內摸索「自我」,唯有先認識自己,才能進一步看清自己關注與想要的事物為何。即便有所束縛,前方的路仍迷霧籠罩,但誰不是在限制與未知中一步步摸索向前的?總會有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侯老師回憶《危險心靈》的創作與出版歷程,從初稿不被看好,到發行後熱銷,再到紛至沓來的批評與一連串爭議,人生的路就是這樣充滿著意料不到的起落,不論是創作一事,或是任何目標的追尋,若我們只將目光投射在終點處,便易被他人左右,或被嘈雜外界聲音束縛,唯有相信自己的直覺,回歸己心,方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踩穩每一步路。

體制與社會必然有其限制,青春期的冒險縱使充滿迷惘,但只要自由在心,方向盤在手,就勇敢啟程去闖吧!

沿途風景:走過得路成為養分

心理健康

「森林很大,走不一樣的路,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侯文詠

擔任《危險心靈》製作人的侯老師,在拍攝過程中總是擔心著收視率好壞,或是得獎與否,然事後回憶起來,他認為這些事其實沒那麼重要了。

他認為比起結果,最寶貴的收穫是拍片的過程,有了這趟踏出舒適圈的冒險旅程,才讓他開拓了不一樣的視野,也認識了不一樣的人。用這樣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人生經歷與走過的路,讓他的心胸開闊了不少。或許當下只在乎著成果,但唯有最後回望時,才會發現原來每一段經歷都有著它獨特的意義,走過的每一步路,都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青春期的旅程亦如是,沿途可能繞路,走進森林、荒原、與海洋,它們都不是最終歸宿,卻能豐富我們的生命,終點固然重要,但沿途的每一哩路、每回潮起潮落,更真正定義了何謂「青春」。

陪伴:一起走過青春期,化解焦慮

青春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10-19歲青少年前3大死因為「意外事故」、「暴力」、與「自殺」,其中,輕生而亡的青少年,有一半以上都是自14歲開始便有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可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不可忽視,亦為聯合國SDGs 3正在探討的一部分。

「在孩子跌倒時,給他衛生紙,陪著他哭」

侯文詠

青少年時期是人成長轉變的過程,必須在自我獨立與慣性依賴間找到平衡,若此時大人們只是不斷告訴青少年「大道理」,要求他們以「大人」的方式思考,不但難以達到目的,反而會揠苗助長地造成孩子們無形的壓力。

成長不該用逼的,陪伴與理解才是青春期焦慮的最佳解藥。

侯老師認為不論什麼事情都應該從「情緒面」切入,以陪伴取代道理說教,以同理心感受他們的心思,並理解他們的焦慮和煩惱以陪伴與理解消弭世代衝突與對立。

侯老師強調也要記得留給孩子犯錯的空間,不要急著責備他們,才不會剝奪他們成長的機會。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在成長冒險之路上陪伴他們,唯有讓孩子親身經歷,走過的路與經歷才能內化成自己的養分,在挫折中學習成長。

歸途:心安處,便是鄉

SDGs3

正如《危險心靈》的故事,家庭生病了,問題就會出在孩子身上;而社會生病了,便會反應在這群青少年上,從家庭、學校、至社會,都應一起守護這些小小「心靈」,如侯老師所說的,陪伴與理解是最重要的,那才是青春期躁動的心之安處。

孩子的青春期是趟流浪之旅,但當父母給予陪伴與擁抱,孩子便能找到歸途,心安之處,便是鄉。

以上就是侯文詠老師對青春期心理健康議題的分享,如果你對我們的永續系列講座有興趣,歡迎隨時關注我們的臉書粉絲團,別錯過下一次講座的資訊!

TSFF台灣永續影展FB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