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lison;圖 © :王小棣
「有人看得見,有人看不見,既然我看得見,那我就要幫祂」
– 阿明哥
《魔法阿媽》於1998年上映,至今仍是台灣為人津津樂道的本土原創動畫電影,並且在2021年以「 4K 修復版」重登大銀幕。故事描繪了小男孩豆豆被送到鄉下與阿媽一起短暫生活,從小在都市叢林長大的豆豆對於鄉下的一切相當不自在,還有被媽媽灌輸了阿媽很「迷信」的觀念,這都讓初來乍到的豆豆對鄉下相當反感。豆豆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意外放出了阿媽所封印住的惡靈,在惡靈的慫恿下,想儘早擺脫鄉間生活的豆豆跟惡靈達成協議,只要蒐集到阿媽的三滴眼淚,就可以把「把阿媽賣掉!」然而,隨著跟阿媽的相處漸長,豆豆開始對阿媽改觀並產生情感,豆豆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冒險後,也進一步認識了傳統的民間信仰,打破了都市現代化的思維對於民間信仰的排斥。
▍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原本豆豆對於阿媽的各種「迷信」行為百般不解,但是透過劇中阿媽的講解、阿民哥以及眾多形象逗趣的好兄弟的相處,豆豆開始出現要幫助這些好兄弟的起心動念,並且不再將這些事情當作迷信行為,甚至有著要幫助好兄弟打敗惡靈的使命感,讓祂們能順利度過中元節重新投胎。因此豆豆最後也對於中元節慶的日期暸若指掌,同時也實際參與放水燈、普渡等傳統儀式。從《魔法阿媽》可以看見,一個小男孩如何從零開始接觸傳民間信仰文化,進而產生認同感,這也反映出「SDG11 永續城鄉」中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將台灣在地信仰的人文地景以詼諧的動畫型式呈現而出。
▍充滿人情味的鬼魂
在《魔法阿媽》裡除了豆豆一開始釋放出的惡靈之外,多數的鬼魂都是溫和善良的,甚至能夠跟人類成為朋友,就如同阿明哥與鯨魚靈魂之間的情感。這顛覆了我們對於鬼魂恐怖、惡劣的負面形象。台灣以「好兄弟」稱呼孤魂野鬼,而非以畏懼的心態面對逝去之人,電影裡也自然地呈現出人間的生死無常,而非將死亡視為禁忌。在農曆七月熱情款待好兄弟正反映出台灣充滿人情味的形象。豆豆與阿媽想盡辦法幫助這些好兄弟,祖孫倆展現出善的意志與利他主義的行動。這些民間信仰的儀式都讓我們看見人世間的情誼如何延續到陰間,善的循環反映出富有台灣人情味的風土民情。
「人不能自己好就好,有能力的人要多幫助別人」
– 阿媽
▍結語:撕去怪力亂神的標籤,擁抱多元的民間信仰文化
《魔法阿媽》在第35屆金馬獎與最佳動畫片獎失之交臂,當年的最佳動畫片的結果為從缺,因為《魔法阿媽》被批評為怪力亂神之作。然而,這樣的評論對《魔法阿媽》並不公允,《魔法阿媽》以都市小男孩豆豆的視角重新認識中元普渡的傳統文化,並刻劃出感人的祖孫情,同時也強調「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德觀,提醒著我們傳統民間信仰存在的重要性。阿媽在電影中扮演著道士的角色,他所進行的種種儀式也許在已除魅的現代化社會看似「迷信」,但這份「迷信」卻是支撐著許多人繼續向前走的動力,若缺乏了這些被視作「怪力亂神」的宗教文化帶給人心撫慰,反而會讓陷入迷途的人失去了找回方向的能力。
若想閱讀更多關於永續的影視作品評析,歡迎大家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隨時掌握永續議題的最新消息喔!
你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閱讀更多內容,找到你喜歡的電影!
《海獸獵人》影評:由誰建構的歷史? – 台灣永續影展 (tsff.com.tw)
【電影之後呢?】看見《冰雪奇緣2》對北歐薩米族語的重視,不再讓原住民族文化 Let it Go! – 台灣永續影展 (tsff.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