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年輕的土地、詩人、與導演:《他還年輕》林靖傑專訪

採訪、撰稿/Catherine;攝影/Leo;劇照 © 林靖傑、目宿媒體

林靖傑導演

▍吳晟與林靖傑:醞釀二十稔的「合作愉快」

採訪當天陽光正好,穿過整排搖曳的路樹影,我們來到林靖傑的工作室,不一會兒,他身著挺拔白襯衫和我們打招呼,泡著茶說這是他當時每日剪片十小時的必須品,「醒腦養身啊」,林靖傑笑說。

從《他還年輕》的拍攝契機以及林靖傑與吳晟的關係談起,林靖傑翻開手上那本有些年代的吳晟詩集,只見第一頁吳晟大大的落款並寫著「合作愉快」,「你看,我們2000年就命中註定要合作了,至於為什麼他會寫『合作愉快』,我們倆都記不得了,不過現在2022年真的實現這個合作了」,林靖傑笑著說。最早林靖傑與吳家的緣分始他與吳音寧的友誼,後來因緣際會才認識了吳晟,而本片林靖傑與吳晟的合作可說真的是「命中註定」,最適合不過的了,「最台的作家,就要找最台的導演嘛!」林靖傑開玩笑說。

關於片名「他還年輕」,林靖傑說它是從數個吳晟的詩、詩集、散文名中脫穎而出的最終選擇,結合了吳晟對本片的想像、期待,也體現了林靖傑鏡頭下建構的吳晟之「年輕」。其他落榜的片名包括「我的愛戀我的憂傷」、「泥土」、「負荷」、「我不和你談論」⋯⋯等,最後只留下了「我的愛戀我的憂傷」以及「他還年輕」,「雖然『我的愛戀我的憂傷』非常符合吳晟對土地複雜的情感,但是你知道的,結束在「憂傷」感覺就有點太⋯⋯憂鬱了,而且『他還年輕』就保留了一定的想像空間」,林靖傑說。

〈他還年輕〉一詩原是吳晟描寫玉山,因板塊與地層仍然在活動,所以藉由玉山的隆起與成長,表達了整座台灣島的變動與生命力。而第二層意思則是觀眾一看到片名,第一個會有的直觀聯想,也就是讓詩人成為年輕指涉的對象,如片中吳晟說的「讀詩還有感動,就表示生命還有熱情」,對林靖傑來說,「年輕」即是吳晟心中的詩意,是他那條年輕的靈魂。「詩人永遠年輕啊!」林靖傑笑道。

吳晟與林靖傑

▍不一樣的文學作家紀錄片,吳晟的社會性

針對《他還年輕》的紀錄片視角與取材,林靖傑同時作為「記錄者」和「參與者」的身份,他強調面對這麼多受訪者以及文學家、作家,吳晟的不同與特別。「就算沒有北農事件,我也知道要用不同的方式拍吳晟」,林靖傑強調吳晟也將自己定義為「社會詩人」,因此自己有義務拍出他的社會參與,以及其與社會連結的深度和廣度。

從反國光石化開始,到中科建設攔截濁水溪水源,再到片中的北農事件,吳晟面對的一直是極為龐大的政商結構,「你要想他是一個詩人,一個作家,要對抗這些有多難」,林靖傑表示吳晟參與的「社會事」定義了他的詩人身份。吳晟畢業後返鄉,跟著母親走入田野耕種,「他是這樣在提煉詩意的,那些詩句真的是從土裡長出來的」,對比當代文壇主流唯美文風,吳晟的詩真的是「新的聲音」,那是素民的語言,是在紮根與凝視中淬鍊的土地情感,「他的非主流與逆潮流是如此渾然天成」,林靖傑歎。

「『北農事件』放在紀錄片裡既不討好,又難以講清楚,但它就是無可避免,我得要在裡面找到意義」,林靖傑談到紀錄片核心的「北農事件」。「其實後來覺得這件事(北農事件)真的是拍紀錄片的幸運,這樣講好像不太好,但是它讓我們記錄到作家生命中最大的挫折與打擊」,林靖傑強調紀錄片記錄當下的真實,即便很不「文學」,卻更見詩人的「凡人」性,而有趣的是,吳晟身為作家,面對這樣的事情,本能地選擇以書寫面對風暴,回歸書房以釐清問題,用文字整理情緒,透過筆墨抒發與沈澱,這就是作家最真實的生命狀態與選擇。

他還年輕

▍一本不想寫的書的完成:對「作家紀錄片」展開辯證

「我本來想拍他寫詩,想拍『一首詩的完成』,沒想到卻拍成了『一本書的完成』,一本『不想寫的書』的完成」,林靖傑說。而他的紀錄片,除了拍下這樣的完成過程,更嘗試探問其何以「不想寫」又「必須寫」,以及此一書寫過程如何反映作家面對事件的心態變化。也因此,在《他還年輕》中,我們可以看見吳晟的悲傷、憤怒、執著、失望、以及始終放不下,甚至偶有「囉唆」與「嘮叨」,這些都不同於一般觀眾對作家紀錄片的想像,顛覆了大家期待看見的作家形象,林靖傑亦藉此辯證著「作家紀錄片」的類型和敘事模式。

不只作家形象的建構不同於一般作家紀錄片,取材上《他還年輕》少了許多文壇前後輩、朋友、評論家對吳晟的評價以及對其詩之解析,談及此,林靖傑表示這是吳晟的意思,吳晟拒絕放入這些圍繞他個人的評論,希望把重點放在社會與土地,而這也是他對文學的想像。起初林靖傑還有些懷疑,但拍攝到中後期,他便發現真的不需要這些素材,「吳晟的詩絕對可以在生活、土地上找到match(相應)的人事物跟畫面,真的不用另外解詩、分析詩」,林靖傑說。他強調吳晟的詩「老嫗能解」,淺白卻富含飽滿情感,也因此拍攝與剪接時,任何生活片段與自然畫面之空景,都能繫上吳晟的詩句。

他還年輕

▍現代主義到寫實自然主義:面對王文興與吳晟

最後,談及林靖傑的影像風格與創作手法,對比「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前作《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兩部片面對風格極端不同的作家,林靖傑表示「都不好拍,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貼近創作者內在的創作心靈」,王文興是極致的現代主義作家,在段落與剪接上,林靖傑透過二十個線索索引,以此「尋找」背海的人,這些線索就像現代主義強調的「碎片」、「切片」,透過不同的人生切片看生命,因為我們不可能看見生命的全貌。「所以我用片段表現作家不同的生命情境,你彷彿能拼湊出全貌,但其實你永遠不可能,現代主義強調的就是那『冰山一角』,其餘的就留給觀眾想像」。

現代主義

《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片中以劇場演繹王文興作品

與之相對,《他還年輕》則貼近吳晟的自然和寫實主義,強調著書寫與現實、社會的具體連結,林靖傑拍的是土地樣貌,召喚觀眾對土地共同的集體經驗與記憶,這便是現實主義強調的「集體性」。對林靖傑來說,紀錄片即便以紀實影像為主,但不論是剪接、影像風格、敘事模式、還是加入的任何實驗性藝術媒體,導演的形式本身就必須貼近作家。林靖傑跟著吳晟走過台灣大小土地,將踏過的泥土、看見的山巒溪流、聽見的蟲鳴鳥叫、和觸動的生靈吸納進自己的創作,自然地呈現,影像裡便具那「渾然天成的詩意」。

自然寫實主義

▍結語:在〈泥土〉中暢通的感官

採訪最後,林靖傑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吳晟詩作,再次翻開手上的黑皮吳晟詩集,隨即翻到書籤頁——〈泥土〉。「這題喔,阿不就還好我昨天有再看一次訪綱」,林靖傑開玩笑說。他戴上黑框眼鏡,清清喉嚨,國閩語相參地為我們讀起詩來。低沈微啞的聲音,偶爾輕輕顫抖,每一次停頓與國閩語轉換,都恰恰增添了詩的音律,從中能感受到林靖傑對這首詩之深愛與了解,絕非昨天才為了訪談選出來的。

日日 從日出到日落

和泥土親密為伴的母親 這樣講

水溝仔是我的洗澡間 香蕉園是我的便所

竹蔭下 是我午睡的眠牀

沒有週末 沒有假日的母親

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 灌溉泥土中的夢

在我家這片田地上 一季一季種植了又種植

日日 從日出到日落

不知道疲倦的母親 這樣講

清涼的風 是最好的電扇

稻田 是最好看的風景

水聲和鳥聲 是最好聽的歌

不在意遠方城市的文明 怎樣嘲笑

母親 在我家這片田地上

用一生的汗水 灌溉她的夢

「這首詩真的寫得很好,真的很好,尤其句尾這個『這樣講(án-ne kóng)』」,甫念完,林靖傑再次歎道。他表示,吳晟母親雖不識字,但吳晟創作此詩時直接地記錄下母親的日常話語,「他就聽聽聽,覺得這些話都太有詩意了,就都寫下來,就變成詩了」,雖然沒有把這首詩收錄進《他還年輕》,但對林靖傑來說,〈泥土〉以質樸的語言將吳晟生命與土地的緊密連結寫出來了,「它不只有畫面跟聲音,還有嗅覺跟觸覺呢!」。正如林靖傑前所提及,吳晟的詩無一不鑲入生活中,而在他讀詩踏著的音步中,我們也彷彿走入了自然鄉野,五感暢通,感受生活;感受詩;感受他的愛戀與憂傷;感受他的年輕。

林靖傑導演

詩人永遠不老!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正式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