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巴黎我愛你》透過電影愛上了巴黎,也愛上了自己。

《巴黎我愛你》是2006年坎城電影節開幕片,同時也是2006年金馬影展開幕片。這是一部由18部短片組成的120分鐘電影,巴黎共有20個區份,最後只有取其中的18個區份。雖然是以短片組成的電影,但在監製、導演到演員都是厲害的陣容,是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監製Claudie Ossard與20位知名導演聯手打造而成!

在劇情上也有許多變化,有詼諧的、在劇情上也有許多變化,有詼諧的、有荒謬的、有看了會心裡湧上一股暖流的,當然也有看完不明所以而皺眉的:找尋停車位的中年男子邂逅一位昏倒的女子;塞納河畔旁的男女,來自不同文化但擁有共同語言——愛;在畫室裡的男孩,上演一場不需翻譯的愛的對話;美國觀光客在巴黎地鐵捲入一場鬥爭;每天來回巴黎與郊區的保母女孩;華人街髮廊女主人等等。

這篇影評主要取其中筆者看完最印象深刻的三部短片做介紹:

一、艾非爾鐵塔Tour Eiffe

導演:西拉維・修曼(Sylvain Chomet)

默劇演員在監獄裡相遇。
圖片轉自豆瓣電影。

鏡頭一開始就帶到一位戴著圓框眼鏡的男孩,講述他的爸媽是在監獄裡邂逅的。這部約5分鐘的短片,使用很詼諧且沒有對白的鏡頭語言,拍攝默劇演員在艾非爾鐵塔周圍遊蕩。

這部便是看完之後,臉上會留下一抹微笑的短片,可以直接在短短的五分鐘內感受到巴黎就是一個充滿愛與浪漫的地方,成雙成對都會出現在餐廳、公園甚至是河畔,而如果你像是短片中的默劇演員是孤身一人時,便會感受到滿滿的孤單抑鬱壓垮自己。

這部短片的有趣之處在於有一些顛覆想像的巧思,像是看不見的貓咪與汽車,但卻有「喵」的聲音、卻可以跑得像是汽車一樣快!筆者深深佩服劇中的默劇演員,非常細節的處理每一個動作,讓觀眾可以不假思索的聯想到某個生活中的日常瑣事!

二、拉雪茲神父公墓Pere-Lachaise

導演:韋斯・克萊文(Wesley Earl “Wes” Craven),驚聲尖叫系列導演。

一對即將要步入禮堂的美國情侶,來到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觀光。
圖片轉自豆瓣電影。

這是一對即將要步入禮堂的美國情侶,來到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觀光,男人不解風情、勢力的告訴女人「這是我們的蜜月旅行」、「我們現在應該坐在五星級的飯店裡頭享受午餐」,女人認為男人不瀟灑、不幽默,於是他們走到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墓前,女人浪漫的與男人述說著王爾德逝前的遺言,在男人不解風情後就擱下狠話便離去,這時,王爾德的靈魂便出現:「如果你讓他離開,你會死,你的心會碎掉。」男人便追上女人。

筆者認為,這大概是一部非常文青的短片,一般人大概不會在蜜月旅行追著詩人的墓,但在巴黎,就一點也不奇怪,這部短片將巴黎塑造為一個充滿浪漫的所在,在這裡,你不需要隱藏心裡的絲毫一分愛意,只需要大膽說出來;在這裡,你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一言一語肉麻又惹疙瘩,可以向愛人直接捧著自己的心。

這部短片之所以印象深刻便是,將王爾德的靈魂加進來的元素,就像是在巴黎,不管是十年前、五十年前甚至是一百年前藝術家的浪漫,都依然留存在巴黎的空氣當中!

三、聖丹尼斯 Faubourg Saint-Denis

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香水,兇手的故事》(2006)導演。

一位男子,接起了一通電話,電話另一頭是一位女子述說著一段分手詞
圖片轉自豆瓣電影。

鏡頭一開始是一位男子,接起了一通電話,電話另一頭是一位女子述說著一段分手詞,男子潸然淚下,回憶起與女子相遇的種種回憶。再來切到一個觀眾很難跟上的節奏,種種他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瑣事,都是以縮時的方式呈現,從剛開始兩人感情融洽到最後男子自己到戲院看電影,最後,鏡頭切回剛開始20秒的分手詞,女子其實是在對著男子練習對白。

這部短片大約7分鐘,但節奏從緩慢、極快到最後男子一聲「我看見你了」而突然急轉緩慢,7分鐘像是一個小時半的漫長。一段戀情,導演巧妙的運用,轉為一段富有懸疑感的短片,卻讓人印象深刻。

筆者認為,這部短片的巧妙之處在於,是18部短片裡節奏切換最快的,卻在結束後會有充滿腦袋的滿足感,因為就像是看完一部懸疑大片一般!

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適合不論是否曾去過巴黎、不論單身與否的你,充滿著各種情感的電影,可以透過一部電影就看近巴黎街景,可以透過18部短片就嚐盡人間冷暖!

台灣永續影展的徵稿活動開始囉!台灣永續影展希望召集17位創作者,以《台灣人》為題進行創作,以永續為題進行創作,即日起到2021年8月30日,只要你是文字創作者或是曾經有影視工作經驗者,不限年齡或職業,對於短影片創作感興趣,便可以到報名頁面看更多詳細資訊,讓我們一起用愛感動人心吧!